课题研究

  • 语文课题研究计划

    时间:2010-05-11 08:26:35  来源:  作者:

  • 桃源县第二中学语文教学研究课题组

    一、指导思想

    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以现代教育学、心理学为科学依据,以学生发展为本德教育价值观为导向,全面贯彻、认真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坚持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结合我们学校阅读教学的实际, 有针对性地开展实验与研究工作,争取从根本上扭转学生阅读中普遍存在的阅读兴趣不高或缺失的现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健康的个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也要致力挖掘教师的潜力,发挥教师阅读教学的个性特长,帮助教师成长,解决农村中学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盲目、混乱、低效的问题。

     

    二、课题组成员及分工

    1、本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组长:李宁(校长)

    专家顾问:姜胜云(县教研室主任)

    研究小组组长:印  

      员:龙飞章、向良成、谢明华、姚定国、徐  林、钟克定、徐雪军、万中云、文美云、李晓英、罗名花、吴艺辉、郭  飞、文汉庭、文  渊、熊福民

    2、课题组成员具体分工

      宁(课题组组长)——对课题进行管理与指导,并负责经费与条件的保障。

    姜胜云(专家顾问)  ——对课题进行管理与理论指导。

      波(课题主持人)——主持课题研究,负责制订实施方案,总体策划,撰写课题各种报告。

    谢明华(档案管理员)——负责开设与管理校园网站课题研究专栏,创建网

    络交流平台。

        姚定国(学科之间交流代表)——通过数学、地理学科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研究

    向良成、郭  飞、文 渊——农村中学生诗歌阅读兴趣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李晓英、印             研究

    徐雪军、徐 林、吴艺辉——农村中学生古文阅读兴趣的培养途径与方法

    文美云、罗名花           研究

    龙飞章、钟克定、万中云——农村中学生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兴趣的培养

    熊福民、谢明华、文汉庭    途径与方法研究

     

    三、实验对象

    本课题的实验对象为初中至高中各年级的学生。

     

    四、研究目标

    本课题着力研究解决农村中学生阅读兴趣不高或缺失的问题,探索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而提高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的水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提升他们的文化品味和审美情趣,提高农村中学阅读教学的质量。具体目标如下:

    1通过研究,探索出一套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解决农村中学阅读兴趣的培养方法盲目、混乱、低效的问题。

    2、探讨出语文阅读兴趣培养的基本规律和教学模式,解决农村中学阅读兴趣的培养理论缺乏和无模式可借鉴的问题。

     

    五、研究内容

    1、农村中学学生阅读兴趣现状的调查。

    采取问卷、访谈、个案分析等方式,调查分析当前农村中学生阅读兴趣的现状。主要包括:学校特别是语文教师在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方面采取了哪些方法、效果怎么样,学生对阅读是否感兴趣,对语文教师有哪些期待等。

    2、农村中学生阅读兴趣教学实验研究。

    通过教学实验,探索并构建我校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与策略体系。具体来说,即在阅读教学的各个环节怎样真正做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采取哪些基本的策略、方法,坚持哪些原则,通过哪些途径等。包括:

    ①“阅读兴趣的培养”的理论研究

    加强“阅读兴趣的培养”的原理、机制的学习与研究,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教学提供理论支撑。

    ②“培养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的实证研究

    这一部分是本研究的主体。本研究通过对“培养农村中学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的实践探索,探讨出激发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为教师创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提供借鉴,提高教师培养学生阅读兴趣的能力。

    如:

    培养学生诗歌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培养学生古文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培养学生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研究。

    ③“培养学生的语文阅读兴趣”的教学模式研究。

    这部分是本研究的重点,也是本研究的难点。通过理论和实验研究,我们探讨农村中学学生阅读兴趣的途径与方法,总结教育对策,主要解决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阅读兴趣不浓的问题,为教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供实作方法,如:

    培养学生诗歌阅读兴趣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培养学生古文阅读兴趣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培养学生现代文文学类文本阅读兴趣的教学模式的研究。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研究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以文献检索法、调查法、

    1行动研究法:即在整个研究过程中采取“预测—设计—开展—调控—反思—改进”的动态研究方法。

    2、文献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路径(文件、会议、著作、报刊、网络、实地听课等) 关注影响语文教学存在的因素及其对中学语文阅读兴趣培养教学的影响;及时了解最新语文课堂教改相关成果的内涵和得失;深入研究并最大限度地把握与本课题相关的教学原理和理论,提升研究的理论层次。

    3、调查研究法。综合运用各种调查方法和手段(学生问卷、师生座谈等),有计划、分阶段地展开阅读兴趣效益的调查研究,全面了解当前语文阅读兴趣培养教学存在的问题,征求良好的阅读教学策略。

     

    七、研究步骤

    本课题预定用三年时间完成。研究分为课题准备阶段、开题阶段研究实施阶段和总结鉴定阶段。

    1、第一阶段:课题准备阶段(200912—20103月)

    (1)    成立课题组,对本课题进行论证。

    (2)    设计课题研究方案,完成课题申报工作。

    2、第二阶段:开题阶段(20104—20106)

    1培训研究教师,增强对本课题的认识,改变教学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新课程理念,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掌握基本的研究方法和实施办法。主要形式有:举办专题讲座、订阅教育刊物、邮购理论专著、印发重要资料、专题摘抄集锦、派员外出观摩、理论探讨交流等。

    2)协调各方面的关系,组织团结一致的研究队伍,争取学校的政策支持和研究经费到位。

    3)广泛了解研究动态,争取站在比较高的起点上开展研究,并且使研究在有组织、有计划、有动力的环境中运行。

    4)举行开题论证会。

    5)展开实验研究工作。开展学生阅读现状的调查,完成调查报告。

    6)撰写阶段实验报告

    3、第三阶段:研究实施阶段(20107—20127)

    1)高质量地搞好主题研究工作。

    2)组织与课题研究相关的活动。

    3)在认识不断深入的基础上,对前期研究进行回顾总结,及时调整和改进后期研究思路,进行验证性研究。

    4)撰写阶段实验报告,整理有关的资料,为结题做好准备。

    4、第四阶段:总结鉴定阶段(20128—201212)

    1开好结题工作研讨会,理清思路,布置工作。

    2)整理并完善附件资料。

    3)撰写结题报告,完成主件资料。

    4)迎请专家结题。

     

    八、研究过程活动安排

    本课题实验总周期为三年,课题研究的具体安排如下:

    (一)学习与研讨:

    1、课题组成员参加市教科院、本学校组织的各种探讨学习活动,领会精神,把握实验方向与重点。

    2、研讨活动分为集中研讨与分组研讨共四种形式,一般情况做如下安排:

    1)每学年由学校负责邀请有关专家,到校举办一至二次专题讲座并对实验的开展进行具体指导。

    2)每学期由课题组组长牵头,组织课题实验组成员及学校语文教学骨干,集中开展以课题研究为主题的研讨活动,主要是对实验进程进行探讨,完成阶段总结,提高实验实际效益,确保实验整体规划的落实与实验的顺利开展。

    3)每两月由实验研究组长牵头,组织领导小组和实验小组成员开展一次研究活动,主要是汇报实验研究的进展,提出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协调和领导小组之间的关系,确保实验在正确的指导下前进。

    4)每月由实验研究组长牵头,组织课题组成员分组开展一次研究活动,主要是研究、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具体问题,在互相交流中共同提高实验的操作水平与效益,并努力争取形成理论认识,不断丰富实验的内涵,促使实验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和推广价值。

    (二)观摩制度:

    1、学校每学期组织实验教师开展一次教学观摩活动,具体展现课题研究的成果。

    2、学校每学期组织参加实验的学生开展一次专题演讲、阅读竞赛等活动,检验学生阅读兴趣提升的情况,推进实验进程。

    3、每期由文学社负责出版一期文学专刊,刊登实验班学生的阅读心得、以写促读的优秀作品,以及教师教学心得、教学论文等,为师生提供发挥个性特长的舞台,以点带面,激励全体学生参与实验的热情。

    4、条件成熟时,举办对外教学观摩活动,推广实验的成功经验,提升实验的实际价值。

    (三)交流制度:

    1、根据市教科院及县教研室的安排,积极参加相关的学习与交流活动,努力增强对阅读兴趣培养教学的理解,提高实验能力。

    2、实验教师每月参加一次经验交流活动,实验班学生每学期举行一次阅读经验交流活动。

    3、每学期在语文组进行实验心得交流活动,并虚心听取其他教师的意见,努力改进实验的科学性,不断提高实验的效益与推广价值。

    (四)具体实施措施:

    1、以良好阅读环境的创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可见环境对于一个人的成长是多么的重要。古时候有孟母三迁之说,今日强调校风校纪,成语中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古谚中有“江浙出才子,燕赵多壮士”,所要表明的无非也是这个意思。良好的阅读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首先我们要给学生提供可以选择的图书,充分利用学校图书室的有利资源定期组织学生到图书室借阅,当学生看到满目琳琅的图书会不由自主地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学生对阅读对象的选择是不确定的,模糊的,针对这一点,我们应对学生进行适当地指导。我们还可组织学生组建班级图书角,每人配备两本或两本以上的课外书籍,编写好号码,归置于班级图书角实行专人管理。这样让每位学生捧出两本书,你就拥有全班一百多本书,同时这项举措也能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观念,易于形成团结、互助、乐学、上进的良好的班风。学校的“广播站”也可开辟佳作赏析节目,这样,使学校有“书香”“墨味”,营造一个充满人文气息、文体底蕴的环境,从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2、以各种形式的竞赛,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竞赛活动不但能调动学生学习知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能促进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提高。如,经常在校内开展讲故事比赛、朗读名著名篇比赛、知识竞赛、演讲赛、背诵赛等多种丰富多彩的活动,并评选出优秀者。让学生从中感受到阅读带来的快乐和成功,让学生品尝成功的喜悦,丰富个人的生活经历,彰显个性色彩,并且能让学生在这样的氛围熏陶中逐渐培养起对阅读的浓厚兴趣。
       3
    以教师阅读兴趣的外显,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教师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学生对老师有较强的依赖心理,尤其对学识渊博的老师有强烈的崇拜心理。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首先对读书要有较大兴趣,给学生以表率作用,产生强大的感染力,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在平时的教学中,可与学生交流读书心得,给学生介绍好书,做出个读书的表率让学生看。每天晨读,教师率先朗读,非常投入地读,让自己的阅读作用产生“阅读情感场”,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读书的队伍中去。

    4、以教学各环节的优化,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课堂教学既是学生的认知过程,更是学生生命活动过程,是师生之间多形式、多维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互动过程。课堂教学各个环节的设计中应该做到不仅要传授知识,训练技能;还要培养能力,发展智力;要为学生获得终身学习的能力、创造的能力以及生存和发展的能力打好基础。因此课堂阅读教学不能只给学生传授阅读知识与方法,更要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学各环节(预习、导语设计、课堂研读、作业设计与评价等)的优化,来促进学生阅读兴趣的提高,以培养学生终身阅读的习惯。

    5、以写促读,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借课堂教学的课文之“读”加以延伸,以“读”后之得之感,引发“写”的动机,让学生有得“写”;在写作课中,通过题目的设计,让学生为“写”而“读”,“写”的过程又是对“读”的深化和拓展;在课外阅读中,又以“写”体现阅读的成果,强化学生阅读的兴趣。我们所开展的以写促读活动,写只是手段,不是目的,发动学生动笔去写,首先是为了更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去阅读、感知、梳理文本。认真读书,也许不一定有多少话写,但不认真读书,是一定没有话可写的。对我们的学生来说,写要促进他们对课文的理解,写的过程,是对课文阅读理解的梳理。在阅读中体会写作的妙处,虽然表面上看要花费不少的时间,可是磨刀不误砍柴工,收获的是对教材内容更透彻清晰深刻的理解与感悟,进而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他们产生阅读期待,为他们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氛围,释放学生的心灵。

     

    九、课题结题与验收安排

    (一)本课题结题形式:

    本子课题的实验周期为三年,即20102012年,于2012年底进行结题总结。

    (二)验收安排:

    1、验收时间:201212月。

        2、结题验收步骤:

    1)由课题组组织实验教师收集、整理、分析实验资料,总结实验经验和存在问题,将之初步整理后上交学校课题组。

    2)学校课题组组织力量撰写课题实验报告,做好实验资料的整理工作。

    3)学校课题组邀请县市教研室的教研员等专家进行指导,总结成功经验,深化认识,提升实验的理论层次与推广价值,完善实验报告。

    4)将结题报告及实验相关资料报市教科院,申请验收工作。

    5)收集、出版有关《实验论文集》《优秀教案集》及《师生阅读笔记、心得集》等,充分展示师生的实验成果。

     

    20104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