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验交流

  • 让心灵参与写作

    时间:2008-08-29 10:52:17  来源:  作者:

  •  

    经常看阅有关作文指导方面的文章,其中有很大一部分都提到要开拓学生写作的源头活水,就要开展一些课外、校外活动,为写作准备素材。长沙市明德中学一位教师在《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几点尝试》一文中就提到,为了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他带学生游株州的“奔龙公园”、岳阳君山、岳阳楼、森林公园、世界之窗等名胜景区,让学生领悟祖国山水的无限风光和文化的博大精深。我相信这位教师说的全都是实情,但我依然对很多人所说的“以活动激趣”有着自己不同的看法。

    游“奔龙”,看君山,乐则乐矣,但对于广大农村学生来说,则只能是一种可望而不可及的梦想。中国虽然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经济、文化均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很多地区的农村农民收入依然偏低却是明眼人不看也知道的事实。能够送孩子上学已属不易(特别是义务教育以外的高中、大学阶段),还经常性地组织学生们外出观光旅游,对经济上本来就已不堪重负的部分学生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每当我们看着孩子们拿着父母用血汗换来的、从牙缝里省出的钱,走进门票爆涨的公园、旅游区时,心底会是一种什么感受?

    带孩子们去玩,说来简单,但安全谁来保障?时间谁给予?在当前的教育形势下,安全责任重于泰山,有几个教师敢冒天下之大不韪,轻轻松松带领学生来到郊外、走进公园?在依然以考试成绩作为衡量一个学校、考核一个教师的重要标准──也可以说是唯一标准的现实条件下,谁会给你一个语文教师一天甚至更多的时间去旅游?既使有这样一个开明的校长和一个宽松的社会环境,但写一次作文就要去旅游一次,不管从哪个角度也讲不通。

    其实,问题的关键还在于旅游过后,学生的作文到底有没有涨进,水平到底有没有提高。真正深入到作文教学中去的有经验的教师很可能都会有这样的感受:好的活动并一定等于有好的作文。去年下学期,我曾组织班上76名同学利用一整天时间去漂流,结果写出的作文令我满意的只有2篇。学生们玩得不好吗?不,他们玩得很尽兴、很疯狂。看来,以活动激趣如果离开了教师得法的指导和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一切都会落入空谈。在这里,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尤为重要。

    为什么很多教师都认为要以“活动激趣”呢?应该是大多数人都认为学生生活单调,缺少新鲜的写作素材,不出去看看,写作就成了“无米之炊”。果真如此吗?霍勒斯·沃尔普说:“世界对于思考者是一出喜剧。”罗丹也说过:“世界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其实,我们身边就有无数的写作素材,只要我们“蹲下身子”,“放出眼光”,用心灵去体会,写作素材就会滚滚而来。

    首先,语文教师要明确一个观点,即学生为什么写作,写作到底是为什么?作为谋求分数的“敲门砖”,只是作文训练最功利的一个目的,而提升人格,完善心智,在作文训练过程中帮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认识生活、思考生活,才是作文训练的最初应有之意。那么,我们就应将学生搜寻素材的眼光引入到最真实的生活之中。生活是什么?生活不是一个旅游点到下一个旅游点的游历,也不等于一次活动接着一次活动的热闹。生活就是生活,生活就是一个24小时接着一个24小时的轮回,生活就是从早餐到午餐再到晚餐的琐碎。然而,人生的哲理和一切哀乐全都蕴含在这平常得经常被许多人所忽视的平常之中。只要我们有一种回归作文本质的心态,用自己的一颗无比细腻而又善于思考的心灵去对待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一切,你的人生自然也会精彩,生活也会缤纷,写作素材自然也会信手拈来。

    吃多了零食,自然吃不下主食;吃惯了巧克力冰淇淋,哪还吃得下米饭和馒头!在零食巧克力不能经常吃到,甚至吃了也不一定对人体有太多好处的情况下,还是蹲下身子敞开胃口大吃一日三餐的家常便饭吧!广大语文教师也不必再过分强调“以活动激趣”,把学生的口味吊得老高,否则他们在面对日常生活这一真正的作文之源时,也许会对它视而不见或是不屑一顾。这样,不仅背离了作文教学的本意,恐怕真正的“写作危机”就要来临了。

     

相关文章

    无相关信息